自动电位滴定仪的使用步骤和原理如下: 使用步骤 准备阶段: 将pH电极从浸泡在饱和KCl水溶液中取出,用蒸馏水清洗并擦干净。 将吸液管插入蒸馏水中,滴定管插入废液瓶中。 在工作程序界面上点击“参数"进行设置,根据滴定情况自行安排。 启动仪器: 打开自动电位滴定仪的主机电源和搅拌器电源。 在操作页面上点击“发送"按钮,输入体积(20-50ml)并按“发送",确保管道充满液体。 检查是否有气泡出现,如有气泡,用气泡针插入定量管中吸出气体。 滴定过程: 将吸液管插入标准液中,滴定管插入待测液中。 将待测液置于搅拌器上并放下搅拌子,将清洗好的pH电极插入待测液中,确保电极头浸没在液体中。 仪器一边滴定一边在屏幕上绘制曲线,滴定结束后仪器自动求出终点体积、终点电位和待测液体的浓度。 结束操作: 测量结束后拿出电极清洗,放回KCl饱和液体中待用。 关闭滴定仪和电脑电源,结束操作 1 。 原理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电位法。具体步骤包括: 选择电极:选用适当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与被测溶液组成一个工作电池。 化学反应:在滴定过程中,由于发生化学反应,被测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,指示电极的电位也随之变化。 终点判断:在滴定终点附近,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变,引起电极电位的突跃。根据电极电位的突跃可确定滴定终点,并给出测定结果
|